沧州非遗面花技艺走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堂,传承与创新共舞

沧州新闻网 阅读:12 2025-07-22 22:51:44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,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。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,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,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面花技艺,如今已走进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课堂,成为传承与创新共舞的生动实践。

沧州面花,又称“面塑”,是一种以面粉为主要原料,通过手工捏制、雕刻、拼接等技艺,制作成各种形态各异的民间艺术品。这项技艺源于宋代,距今已有千年历史,是沧州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。

为了让更多学生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,沧州市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,将沧州面花技艺纳入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。目前,已有数十所中小学开展了面花技艺的教学活动,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在劳动教育课堂上,学生们首先从了解面花的制作工艺开始。老师们通过讲解、示范,让学生们掌握了面花的制作流程。从和面、揉面、捏制到雕刻、拼接,每一个步骤都要求学生亲自动手,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。

在老师的指导下,学生们开始尝试制作简单的面花作品。他们用灵巧的双手,将一团团面粉捏制成栩栩如生的动物、植物、人物等形象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生们不仅学会了面花技艺,还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、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
为了让面花技艺更好地融入劳动教育,学校还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。例如,举办面花技艺比赛,让学生们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技艺;开展面花作品展览,让更多人了解这项传统技艺;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,为学生传授面花技艺。

通过这些活动,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,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。许多学生表示,通过学习面花技艺,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,也更加珍惜传统文化。

当然,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,沧州面花技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。如何让这项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,成为教育部门和民间艺人共同思考的问题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,沧州市教育局积极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合作,开展面花技艺的科研工作,探索将现代科技融入面花制作的新方法。

在未来的发展中,沧州面花技艺有望在劳动教育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。通过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相结合,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,还能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
总之,沧州非遗面花技艺走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堂,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,也为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这项古老的技艺将在更多年轻人的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
沧州要闻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沧州新闻网是沧州地区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,集新闻资讯、政务公开、民生服务、文化旅游于一体,打造城市信息枢纽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