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候鸟式”种养模式助力盐碱地农户年均增收五万元

沧州新闻网 阅读:4 2025-05-18 08:51:31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在农业发展上不断探索创新,特别是在盐碱地治理和农业增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。其中,“候鸟式”种养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,已经在多个地区得到推广,让盐碱地农户年均增收五万元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盐碱地是我国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由于土壤盐碱度高,不利于农作物生长,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我国农业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努力,研发出“候鸟式”种养模式,即在盐碱地种植耐盐碱植物,同时饲养耐盐碱动物,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。

“候鸟式”种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:

1. 耐盐碱植物与耐盐碱动物相结合。在盐碱地上种植耐盐碱植物,如碱蓬、碱草等,既能改善土壤环境,又能为饲养的耐盐碱动物提供饲料。同时,饲养的耐盐碱动物如鸭、鹅等,其排泄物又能为植物提供养分,形成良性循环。

2. 种养结合,提高土地利用率。在盐碱地上种植耐盐碱植物,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环境,还能为饲养的耐盐碱动物提供饲料。这种种养结合的方式,使土地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。

3. 环保节能,减少化肥农药使用。在“候鸟式”种养模式下,植物与动物的排泄物相互利用,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,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,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。

4. 产业融合发展,增加农民收入。通过“候鸟式”种养模式,农户可以同时从事种植和养殖,实现多元化收入。据统计,采用该模式的盐碱地农户年均增收五万元,有效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。

在推广“候鸟式”种养模式的过程中,各地 *** 也给予了大力支持。一方面,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为农户提供资金、技术、培训等方面的支持;另一方面,加强宣传引导,提高农户对“候鸟式”种养模式的认知度和接受度。

如今,“候鸟式”种养模式已经在我国多个地区取得成功,为盐碱地治理和农业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。然而,要想让这一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推广,还需解决以下问题:

1. 加强科技创新,提高耐盐碱植物和动物的品种选育水平。

2. 完善产业链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

3. 加强人才培养,提高农户的种养技术水平。

总之,“候鸟式”种养模式为我国盐碱地治理和农业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。在政策扶持、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下,这一模式必将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,助力乡村振兴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沧州新闻网是沧州地区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,集新闻资讯、政务公开、民生服务、文化旅游于一体,打造城市信息枢纽站